| 
View
 

1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0 years, 10 months ago

 

華語文語言政策研究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應用華語系海外華人研究碩士班

 

 

 

 

青婉:本週本週要討論的題目是語言與宗教/(印尼中東 ),宗教是否讓人有了德心,不用做懷事,不傷害別人,讓社會和平嗎?但為何還有在新聞常見的是人殺人,家庭破壞因夫妻有外遇,黑心的廠商等。是否哪裡出問題是本性還是宗教?宗教是用佛經,基督教是用聖經,來指導就是要語言來寫和講通,如何在宗教上做出語言政策呢?在佛經,聖經用語裡面是否影響迎仰的人呢? 以我經驗來說我小的時候不知道我信佛從小父母親就帶去廟裡拜拜然後爸爸就說如果有人問你信仰什麼就說信佛,長大後在學校裡有佛教的活動,但看到朋友沒有去參加問她為什麼不參加呢?她說我是基督徒,另外說我是徊教不能跟參加別的宗教,我心理想不是宗教教我們是要當好人嗎?為什麼要有限制呢?

 

鄒瓊美16:語言與宗教/印尼中東(本土:傳承)

     今天研讀蔡宴霖老師發表的文章「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印尼改革時期(Reformasi)華人認同的一些初步觀察」。依據作者描述棉蘭地區治安問題非常嚴重,不同種族的華人極易成為強匪下手的目標,小孩上下學因而需要堅固可移動的鐵殼來自我防衛,但無形中卻也隔離了小孩探索學習的時機,造成不會搭公車及不敢搭公車,作者以自身觀察與體驗對於棉蘭居民生活中交通的意義分成兩層,分別是運輸、通行」和「交換、交易」來從事田野研究。

    蔡老師以通」為主題對棉蘭進行研究指出,當地華人基於安全因素出門是乘坐私家車而儘量不使用公共運輸工具,家中庭院呈開放式擺設的為印尼人家,封閉式的多為華人家,其以隔離的方式來防備,因應治安的不良,也就形成一種族群的「疆界」,這種「疆界」一再地被複製、強化?私人轎車隔離了一些事物的流動,卻也同時促成了另一些事物的接觸與交換。

    大約在1993年間我曾前往棉蘭探親小住幾天,現今回想當時的感受沒有向作者所描述之治安不佳的程度,不知是往後幾年間治安的惡化亦或我借住於親戚家中短短幾天感受不到,雖然作者田野研究時間距今也有十年之久,我也希望如果有機會再到棉蘭,我會收起觀光客的心態改以學術的角度去探索棉蘭。

 


 

李昕 60285015I : 轉變中的印尼華文教育

 

     讀了這篇,我認為印尼和泰國的華文教育歷史很接近。一開始是因為有很多華人移民到國家,然後就開始有學校。一開始,華校快速發展,過了一段時間就增加好幾所學校,在社會有很多華人或會說話語的人。到了大概1950年,政府就有政策,開始限制華文教育,禁止開新華校等。消失了大概30年,到今天有很多華人家庭不懂華語了。 

     對我來說,這些是個好例子。一個國家,有新移民來到,不只是支持他們學本地的語言,但也要支持他們好好保留自己的語言,為了未來不但只對他們有好處,但對兩方國家都有好處。

 


羅允澤 60185006I 印尼華文教育

 

 

閱讀之後,釐清一個情形。1965/9/30之後,華文教育遭到無情的封禁,到了2001年之後才開始重新重開華文學校,提倡華語。在這之前華文在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生活中是不會用到的。在這之前,印尼華僑返國升學的時候,在僑大先修部通

 


徐智俊     【法客字典和英客字典】法國人制訂完越南話就來研究客家話

 

   
     法國籍的Charles Rey牧師於1901年在廣東出版了「客法大辭典」,只是此書迭經改易,於1926年才有了現今通行的「客法大辭典」的風貌。值得一提的是:Rey的字典不但收字多,而且諺語、成語的數目也很龐大,頗能做為研究早期梅縣客語的指標,但更重要的是在書前附了幾頁的語音、語法、聲調以及簡單的構詞介紹,使我們很能掌握梅縣客家語的音系與語法梗概。書後並附有索引,檢閱方便,也是特色之一。後來林英津1994按圖索驥,細心地把Rey所依據的音系整理出來,使我們現在得以窺知此字典的音系。   MacIver 1909是客語的同音字表,頗有參考價值。
      二次大戰後,西方傳教士對客語的研究,主要出現在台灣。由Guerrino Masecano所領導的編輯群 ,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在1959年由光啟出版社出版了「英客大字典」(English Hakka Dictionary)一大冊,共620頁另加七頁的附錄。這本字典取用苗栗地區的四縣客家話為發音的基準,用Rey的拼音字母標音,不過另加了海陸客語的參照,因此通行於台灣的大部份客家方言區。全字典採用了13271字,共有20000的用語,內容很充實,只是主體是英文,固然對西方人士學習客語的助益很大,但對一般客語人士而言,價值似乎也僅止於客語語彙、記音的層面,因此並不很通行。

 


16 康本松 :  語言與宗教/印尼中東 

印尼的種族、語言與宗教

現今,娶外籍新娘已成為許多台灣男性解決婚姻問題的途徑,而印尼新娘更是熱門選擇之一;但是,今天不管是透過非法外籍新娘仲介或合法婚姻媒合協會到印尼地區相親娶印尼新娘,如果能對印尼新娘的文化習俗或背景資料等有多一點的瞭解,將有助於與印尼新娘的相處;為您簡單介紹印尼的種族、語言與宗教。

根據印尼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10年印尼總人口達2.3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尼約有300多個民族及742種語言及方言。大多數印尼人為南島語族後裔,所使用的語言可追朔至發源於台灣的原始南島語系,另一個較大族群為美拉尼西亞人,居住於印尼東部。爪哇族為最大族群,佔印尼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優勢地位,巽他族、馬都拉族及馬來族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印尼華人則是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族群,僅占約3-4%的人口,但國家大多數商業及財富都由印尼華人掌控,但此情況也造成許多負面觀感,並發生排華運動。印尼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體現在強烈的地區身分上。社會整體尚屬和諧,惟社會、宗教及族群上的緊張曾引起暴力行為。

 

 

武氏緣:華僑志(越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我們很難可以確定那時候華人開始移民到越南。越南和中國山水相連,華人移民到越南儘管自發移民或有目的移民都有長久的歷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已揮動一大群并難進越南領土。自從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侵犯南越國後,漢族人就開始從中國北方移民到交趾(今日越南)遷居。這些漢族定居者包括百姓、軍人與朝廷官員。之後三萬餘的漢族駐軍都定居在交趾,其中有大部分軍人的與越族女人通婚。此外,還有甚多當地貴族官員都與漢族女性聯姻,第一、二代的土生後裔也維持漢族人的文化習俗,時間長久越南華裔就入籍成為該國公民。

安南明屬時期期間(1407-1427),不少華裔商人搬遷到越南從商。在南宋和明朝時期,大量漢族官僚都逃到安南尋求庇護。

明末清初時期,一部分明朝遺民為逃避清政府的「薙髮易服」政策,紛紛南逃越南。

越南華僑志分為十章和附錄。

第一章:越南史地概況

第二章:華僑移殖簡史

第三章: 華僑人口

第四章:華僑經濟

第五章: 華僑文教

第六章:華僑社團組織

第七章: 華僑社會生活

第八章:越南華僑對當地與祖國之貢獻

第九章:當地政府對華僑志對待

第十章:華僑先賢創業史略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