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9 years, 3 months ago

 

華語文語言政策研究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應用華語系海外華人研究碩士班

 

 

鄒瓊美:03 語言帝國主義/美國

 

本周研讀華人移民美國生存之道,美國是一個由移民所構成的國家,除了印第安人外皆是外來族群。早年中國因戰亂、天災、人口過多等等因素致沿海地區人民相繼往外國尋求發展,適時美國三蕃市(舊金山)有金礦,需有勞工開採吸引許多廣東居民前往,早期華人因語言隔閡,生活環境不同,風俗各異,所以多聚集而居彼此照應,又因如此形成小商業區供應日常用品及祖國相關產品遂形成「華埠」。

美國四大華埠有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芝加哥前2個在美西後2個在美東,因美國早期排華政策加上美國鐵路工程完工釋出中國勞力,這些華人因而東移到紐約、芝加哥等地求生,相對的華人聚集形成華埠,商業需求應運而生,多是開雜貨店、洗衣店、餐館,又因團結互助,宗親會及地區性團體相繼成立,進而中華公所或會館也成立,其任務有下列事項1.華僑個人或團體受到不平等待遇時依法力爭2.協助僑民入出境3.華僑間有糾紛排解之4.華僑子弟中文教育事務5.華僑醫院及慈善事物。

清朝時期的政府是不贊成移民的,甚至還有禁海令的頒布,朝廷官員視洋人為化外之物,可想而知定無保僑護僑政策,任由華人在海外靠各自方式生存,然而選擇移民美國華人就顯得較為辛苦,非但路途遙遠當地排華及種族歧視也相繼發生,但是中國人就是有不屈不饒和刻苦耐勞的精神,時至今日全球各地只要稍具規模的成市就有唐人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僑中文教育執行的很好,僑教工作目前也還在持續推行當中。

 

 

60185019i 武氏緣:

 

對於學外語者,交接中很容易把母語跟外語混合使用或用詞方面會受到影響。該情況有得有失,我個人學中文時候也遇到這情況。我在越南參加過關於語言政策的研討會,各位專家與老師們都強調我們學外語的同時日常中講母語的時候會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這種習慣一旦成型就會損害到你母語。我本人覺得該觀點是有道理。我們學外語的時候都要考慮這一點。

 

 

60285015I 李昕  :  華人教育在美國 / 分享心得

       這篇文章提到美國的教育問題, 作者家是移民到美國去,他在加州大概二十多年, 所以他很了解這些教育問題.第一個
事情他提到就是單親家庭的問題, 因為美國有離婚率很高,他說在加州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是結過兩次婚,所以這個問題
很有影響, 不管在社會或是教育中.

       對我來說,我們如果有一天要移民到別的國家去,應該先學好他們的社會,文化,等方面. 要先了解一些拿裡的背後,搬到
別的地方,也要教自己孩子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還應該別忘教自己國家的文化.

       另外他提到還有在海外學中文常出現的問題, 例如,教師的問題, 因為那時候在海外的教師差不多不是教中文的專業,
可是大概是家庭主婦,研究生,等能聽說讀寫的人, 不過他們教中文得觀念是不正確的.

      其實在泰國也發生這種問題, 拿教學漢語來講,差不多來教漢語的華人差不多不是從教學系畢業, 可是只是會說漢語的人,
可是泰國人也接受,因為很多人認為跟華人學應該比跟泰國人學好.我認為這個觀念在很多國家都有.比如在臺灣,教英文師,
如果是
從歐洲的人那邊來教,人們就比臺灣去美國學教學的教師有接受.我認為這種問題也應該想一想辦法解決

 

羅允澤  語言帝國主義美國

閱讀完後認為,美國華人自1840開始赴美國當華工,到了1898年甚至發動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入境。而華人依然努力的在這異鄉建立一個屬於遮風避雨的家實屬不易,但是美國帝國主義仍然壓迫著華人,到了1950年代連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先生也被莫名牽連革職軟禁甚至驅逐出境。美國真的對亞洲人市友善嗎?白人至上主義的冤魂會死灰復燃嗎?

 

 


徐智俊   對語言帝國主義的反思

 

       有人曾開玩笑說英國毒害華人最深的不是鴉片,而是英語。三百年來,成為地球上人類最強勢的語言,易學容易發音表記,而且說英語的國家都比較富強,民主自由人權也比較好(除新加坡外),所以英語在可見的未來應該會繼續宰制人類社會。那要如何反抗這種已經「深入人心帝國主義」呢?就是多去學習各種外國語,國際觀不應只有美國英國而已!

 


蘇青婉:

 

筆者從小到大就被逼學英文了、那時候很小不知道為合要學英文呢?長大聽大人說我們必須學英文、因為英文是全世界最強勢的語言、所以我們必須學有時候學到忘記自己的語言、心理想何比呢?為什麼要學英文呢?英文有什麼了不起?當我們去美國他們用眼睛看我們就像我們是髒的東西!那是以前的看法。所以當華人移民到那邊剛開始就有反抗但後來華人越來越多就慢慢接受看華人怎麼厲害!但現在變成華人在美國長大的新一代代不太會講國語了、常常稱呼這些人說ABC 有一些可以聽中文但不會講、有的會講一點點、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想去美國發展感覺到美國就是天堂、是這樣嗎?為何我們不做自己讓他們來到我們的地方讓他們覺得我們住的地方才是天堂呢?

 

李效珍03:新加坡講華語運動研究 - 心得

 

以新加坡的歷史文化背景, 多國語言文化已確實深植其國民心中. 尤其以現代貿易的觀點來看. 全世界已漢文和英文為母語的總人口數接近20億人口. 接近1/3 世界人口. 難怪乎以新加坡的少人口, 少土地. 但卻能晉身高所得國家, 其根本競爭力, 會中文和英文, 也多多少少有點幫助. 新加坡作為一個以國外移民人口為主的國家. 內不需要接受多種不同的語言與文化, 這是無法避免的. 需要考慮的事, 如何避免國內種族的文化分歧與紛爭. 幸運的是, 新加坡目前的政治背景乃為一個政黨獨大的局面, 因此政策可以循序推展下去. 雖說新加坡是民主國家. 但是其施政方向某方面看來卻是獨裁. 司法的嚴刑峻罰也已幾近不人道. ( 相對於民主國家 ). 還好新加坡國內的人民教育程度頗高, 在加上新加坡政府的效率/ 效能 與廉潔程度舉世共睹. 因此其推動的華語運動, 雖然過程異常辛苦, 帶是最終仍是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以現階段看到新加坡的狀況, 確實華語運動成功了. 但是很有趣的, 他們的語言發展出了似英文, 似華語, 似方言的等的特殊用語. 以世界各國語言幾乎都是以單一母語, 然後選擇第一外語來發展的模式. 真是大異其趣. 以後的新加坡是否會改變其母與形態, 需要長時間的觀察.

 

60185018I 康本松 : 台灣雙語教育

就是有關於台灣雙語教育的情形,我只知道是現在有一些家庭是中文搭配英文這樣子教育孩子的,少部分的是中文搭配日文這樣子教育孩子。
中文搭配閩南話(台語)這樣子教育小孩的家庭應該比較普遍吧?
可是現在台灣北部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實施中文教育而已小孩只聽的懂中文。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